王某与赵某因相互斗殴被某区公安分局调查。后王某和赵某分别被罚款3000元和1000元。王某申请复议,复议机关通知赵某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王某申请复议期限为90日B.复议机关为某区政府C.如赵某后不参加复议,不影响复议案件的审理D.复议机关应撤销对王某的处罚

题目

王某与赵某因相互斗殴被某区公安分局调查。后王某和赵某分别被罚款3000元和1000元。王某申请复议,复议机关通知赵某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王某申请复议期限为90日

B.复议机关为某区政府

C.如赵某后不参加复议,不影响复议案件的审理

D.复议机关应撤销对王某的处罚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行政复议法》第9、12条,《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9条,《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2条。
更多“王某与赵某因相互斗殴被某区公安分局调查。后王某和赵某分别被罚款3000元和1000元。王某 ”相关问题
  • 第1题:

    赵某与王某结婚后,因生活琐事经常发生吵闹。某日晚,赵某趁王某熟睡之际用剪刀将王某的下 身剪伤:后虽经治疗,但曾出现过影响家庭生活的情 形。王某为了维护家庭原谅了赵某。不久,赵某诉至 法院,要求与王某离婚。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王某有权同意离婚,并请求赵某赔偿损害
    B.王某有权不同意离婚,但请求赵某赔偿损害
    C.王某欲主张损害赔偿,需另案提起诉讼
    D.王某既有权主张物质损害賠偿,也有权主张精 神损害賠偿


    答案:A,D
    解析:
    。根据《婚姻法》第46条和《婚姻法解释 (一)》第28条的规定可知,本题中,赵某的行为构成家 庭暴力,作为非过错方,王某有权主张损害赔偿,该损害 赔偿既包括物质损害赔偿,也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同时 根据该解释第29条的规定可知,王某欲提出损害赔偿 请求,需同时提出离婚请求,且其责任主体,仅为赵某。

  • 第2题:

    王某与赵某因相互斗殴被某区公安分局调査。后王某和赵某分别被罚款3000元和1000元。王某申请复议,复议机关通知赵某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王某申请复议期限为90日
    B.复议机关为某区政府
    C.如赵某被通知后不参加复议,不影响复议案件的审理
    D.复议机关应撤销对王某的处罚

    答案:C
    解析:
    。考査行政复议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第三人、行政复议的决定。《行政复议法》第9条、第12条,《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9条,《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2条。

  • 第3题:

    ★ 王某与赵某因相互斗殴被某区公安分局调查。后王某和赵某分别被罚款3000元和1000元。王某申请复议,复议机关通知赵某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王某申请复议期限为90日
    B.复议机关为某区政府
    C.如赵某被通知后不参加复议,不影响复议案件的审理
    D.复议机关应撤销对王某的处罚


    答案:C
    解析:
    。《行政复议法》第9、12条,《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9条,《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2条。

  • 第4题:

    王某与赵某因相互斗殴被某区公安分局调查。后王某和赵某分别被罚款3000元和1000元。王某申请复议,复议机关通知赵某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王某申请复议期限为90日
    B.复议机关为某区政府
    C.如赵某被通知后不参加复议,不影响复议案件的审理
    D.复议机关应撤销对王某的处罚

    答案:C
    解析:
    考查行政复议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第三人、行政复议的决定。参见《行政复议法》第9条、第12条,《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9条第3款,《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2条。

  • 第5题:

    赵某与王某为邻居,常有口角。一天,由于王某养的羊吃了赵某菜地里的菜,赵某怒,遂砍伐王某屋前的果树K)棵。王某向乡派出所控告,乡派出所接到控告,经调查后,以县公安局的名义对赵某作出5天拘留的决定,并责令赵某赔偿王某200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 一个?
    A.王某因对果树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
    B.县公安局与赵某形成了平权性法律关系
    C.赵某因砍伐王某的果树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相对法律关系
    D.赵某因砍伐王某的果树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绝对法律关系


    答案:C
    解析:
    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关系作不同的分类: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按照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分为隶属性法律关系和平权性法律关系;按照主体双方是否确定,可以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A项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应属于调整性法律关系;B项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应属于隶属性法律关系;D项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应属于相对法律关系。因此,只有C项的说法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