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结束后,甲说:“这次考试太难了,拿高分没希望! "乙说:“估计咱们班同学的成绩都能高过90分。“老师说:“甲你说的没错,但乙你就说错了。”根据老师的话,以下结论- -定正确的是( )。 A.班上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在90分以上,但有小部分同学在90分以下 B.有些同学分数高于90分,有的则低于90分 C.如果90分才算及格,那么这次肯定有同学成绩不及格, D.这次的试卷很难,只有一少部分同学能拿到高分

题目
考试结束后,甲说:“这次考试太难了,拿高分没希望! "乙说:“估计咱们班同学的成绩都能高过90分。“老师说:“甲你说的没错,但乙你就说错了。”根据老师的话,以下结论- -定正确的是( )。

A.班上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在90分以上,但有小部分同学在90分以下
B.有些同学分数高于90分,有的则低于90分
C.如果90分才算及格,那么这次肯定有同学成绩不及格,
D.这次的试卷很难,只有一少部分同学能拿到高分

相似考题
更多“考试结束后,甲说:“这次考试太难了,拿高分没希望! "乙说:“估计咱们班同学的成绩都能高过90分。“老师说:“甲你说的没错,但乙你就说错了。”根据老师的话,以下结论- -定正确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

    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

    乙说:“丁不是团员”。

    丙说:“我班有人不是团员”。

    丁说:“乙也不是团员”。

    已知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

    B.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

    C.说假话的是丙,丁不是团员。

    D.说假话的是丁,乙是团员。

    E.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


    正确答案:A
    解析:由题干可知,甲和丙的话互相矛盾,那么必有一方在说假话。但四句话中只有一假,所以乙和丁的话都是真的。如此,得到答案A。

  • 第2题:

    甲、乙、丙三人共做一道逻辑题,核对答案后,甲说:“我做错了。”乙说:“甲做的对。”丙说:“我做的不对。”由于都没有把握,于是去请教逻辑老师。老师看完他们的答案,又听了三人的话,对他们说:“你们三人的话与答案都只有一人的对。”可见( )

    A.甲的话对,丙的答案对

    B.甲的话对,乙的答案对

    C.乙的话对,甲的答案对

    D.丙的话对,乙的答案对


    正确答案:A
    [答案] A。解析:本题可以先应用矛盾关系解题,甲和乙的话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所以丙说的就是假的,说明丙的答案对;所以甲的答案就错了,说明甲说了真话,因此选择A。

  • 第3题:

    陈老师在手上用钢笔写了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一人的名字,然后他紧握手,让甲乙丙丁四人猜猜他写了谁的名字。甲说:“是丙的名字。”乙说:“不是我的名字。”丙说:“不是我的名字。”丁说:“是甲。”陈老师说:“你们四人中只有一人猜对了。”

    陈老师写了哪位同学的名字: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答案:B
    解析:
    本题属于真假破案例题型,且为一真题型。

    第一步:找突破口。

    甲所说:是丙的名字;丙说:不是我的名字;两个猜测必有一真一假。

    第二步:看其余的话。

    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所以乙和丁说的就一定是假话,由此可以推出是乙同学的名字。

    故正确答案为B。

  • 第4题:

    在一次的期末考试成出来后。甲、乙、丙、丁分别得到了前四名,但其他同学均不知道谁是第一名,甲说:“是丙。”乙说:“不是我。”丙说:“不是我。”丁说:“是甲。”已知他们四人中只有一个人对了,那么,第一名是哪位同学? ( )


    A.丁同学
    B.丙同学
    C.乙同学
    D.甲同学

    答案:C
    解析:
    本题真假推理。甲:丙,乙:乙,丙:丙,丁:甲,甲与丙说的话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题干说只有一个人对了,那么乙和丁说的话都是假话,所以真话应该是乙是第一-名,所以答案选C.

  • 第5题:

    甲、乙互相揭发,甲说,乙说的是假话。乙说,甲说的是假话。则以下一定正确的是?

    A.甲说真话,乙说假话。
    B.如果甲说假话,那么乙说真话。
    C.要么甲说真话,要么乙说假话。
    D.甲和乙都说真话。
    E.甲和乙都说假话。

    答案:B
    解析:

  • 第6题:

    下列各段议论是否违反了逻辑思维规律的要求?为什么?甲说:“我明年一定能考上研究生。”乙说:“你这话不对。”甲说:“你竟然认为我明年不可能考上研究生?”乙说:“你这话也不对。”甲说:“你的话不合逻辑。”乙说:“你的话才不合逻辑呢在甲、乙两人的对话中,究竟谁自勺话不合逻辑?


    正确答案: 在甲、乙两人的对话中,甲的话不合逻辑,乙的话是合乎逻辑。甲的第一句话是一个必然肯定判断,活说得太绝对,不恰当。因此乙指出“你这话不对。,’这是对甲的必然肯定判断的否定,即:“并非你明年——‘定能考上研究生。”它等值于“你明年可能考不—上研究生。”甲6勺第二句.话理解为“,明年不可能考上大学”这等值寸:“明年一定考不上大学“从而歪曲了乙的话,违反了逻辑思维规律的同一律,犯了‘‘转移论题的错误。因此乙又指出“这话也不对。”对甲的第二句话又给予否定,由于甲的两句话一为必然肯定判断厂—为必然否定判断,二者为反对-关系,不能同真,甲同时给予肯定,所以,r¨又违反了逻辑思维规律的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误,但两者都可以同假,乙都给予否定,是正确的,并不违反排中律。

  • 第7题:

    “甲、乙两人对同一个刑事案件进行分析,两人所得结论不同。甲说,或者你分析判断有误,或者我分析有误。后来乙发现自己的分析有漏洞,甲说,既然你错了,那么可以肯定是我分析对了。”请问甲的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这是相容选言推理。错误。原因:违反了“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则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了“由肯定一部分选言肢,进而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逻辑错误。

  • 第8题:

    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乙说:"丁考试没及格。"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丁说:"乙考试也没及格。"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

    • A、说假话的是甲,乙考试没及格
    • B、说假话的是乙,丙考试没及格
    • C、说假话的是丙,丁考试没及格
    • D、说假话的是丁,乙考试及格了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在毕业考试结束后,班长想从老师那里打听成绩。班长说:“老师。这次考试不太难,估计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吧。”老师说:“你的前半句话不错,后半句话不对。”根据老师的意思,下列哪项必为事实?(  )
    A

    少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B

    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少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C

    有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有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D

    如果以70分为及格,肯定有的同学的成绩不及格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后半句不对”,即“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这句话为假可知,肯定“有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由文段不能推出有没有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当然更推不出是多数还是少数。因此D项正确。

  • 第10题:

    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乙说:“丁不是团员。丙说:“我班有人不是团员。”丁说:“乙也不是团员。”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判定肯定是真的?( )。

    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

    B.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

    C.说假话的是丙,甲不是团员

    D.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


    正确答案:A
    由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叙述,知甲同学说假话,可排除B、C两项,而D项中丙不是团员通过题干语句的叙述无法得出肯定的结论,D不符合题意。又因题中说只有一个说假话,我们可以推出甲同学说假话,则乙、丙、丁三位同学说真话,则知A表述正确。

  • 第11题:

    在毕业考试结束后,班长想从老师那里打听成绩。班长说:“老师,这次考试不太难,估计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70 分以上吧。”老师说:“你的前半句话不错,后半句不对。”根据老师的意思,下列哪项必为真实?

    A. 少数同学的成绩在70 分以上,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 分以下
    B. 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 分以上,少数同学的成绩在70 分以下
    C. 有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有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D. 如果以70分为及格,肯定有的同学的成绩不及格

    答案:D
    解析:
    “你的前半句话不错,后半句不对”,只能说明题目不难,但是并非就表示

  • 第12题:

    物理期末考试结束后,学习委员向老师打听成绩时问:“老师,这次物理考得不难。我想我们班全体同学都能及格吧。”老师说:“你的前一句话是对的,后一句话不对。”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


    A. 这次物理考试考得很难
    B. 全班同学都及格了
    C. 这次物理虽然不难,但是还有同学不及格
    D. 这次物理考试虽然很难,但全班同学都及格了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由“这次物理考得不难”这句话是对的,排除A、D项。由“全体同学都能及格”这句话是错的,排除B项,故答案为C。

  • 第13题:

    在毕业考试结束后,班长想从老师那里打听成绩。班长说:“老师,这次考试不太难,估计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 70 分以上吧。”老师说:“你的前半句话不错,后半句不对。”

    根据老师的意思,下列哪项必为事实?( )

    A少数同学的成绩在 70 分以上,多数同学的成绩在 70 分以下
    B多数同学的成绩在 70 分以上,少数同学的成绩在 70 分以下
    C有的同学的成绩在 70 分以上,有的同学的成绩在 70 分以下
    D如果以 70 分为及格,肯定有的同学的成绩不及格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根据班长与老师的对话可知,这次考试不难,但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在70分以上。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在70分以上只能说明有的同学在70分以下或者都在70分以下,不能说明多数或少数在70分以上,A、B、C项不符合推断。

    如果以70分为及格,则有同学在70分以下,即有的同学的成绩不及格,D项符合推断。

    故正确答案为D。

  • 第14题:

    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乙说:“丁不是团员”。丙说:“我班有人不是团员”。丁说:“乙也不是”。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以下哪项必定是真?

    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
    B.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
    C.说假话的是丙,丁不是团员
    D.说假话的是丁,乙不是团员
    E.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

    答案:A
    解析:
    甲和丙的话矛盾,其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而四句话中只有一假,所以乙和丁的话都是真的。所以,丁的话是真的,甲的话是假的。

  • 第15题:

    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乙说:“丁考试没及格。”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丁说:“乙考试也没及格。”已知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

    • A、说假话的是甲,乙考试没及格
    • B、说假话的是乙,丙考试没及格
    • C、说假话的是丙,丁考试没及格
    • D、说假话的是丁,乙考试及格了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一个同学这次考试非常好,老师却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他是抄的,对此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 教师要调查研究,不要轻易下结论。
    第一,调查研究,通过上课提问等方式检查其知识掌握程度到底如何。
    第二,证据确定后,才能采取相应措施。不能想当然地就认为是抄袭,会损害学生自尊。
    第三,倡导实事求是的班风。

  • 第17题:

    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 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 乙说:“丁不是团员。” 丙说:“我班有人不是团员。” 丁说:“乙也不是团员。” 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判定肯定是真的一项为( )。

    • 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
    • B、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
    • C、说假话的是丁,乙不是团员
    • D、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问答题
    下列各段议论是否违反了逻辑思维规律的要求?为什么?甲说:“我明年一定能考上研究生。”乙说:“你这话不对。”甲说:“你竟然认为我明年不可能考上研究生?”乙说:“你这话也不对。”甲说:“你的话不合逻辑。”乙说:“你的话才不合逻辑呢在甲、乙两人的对话中,究竟谁自勺话不合逻辑?

    正确答案: 在甲、乙两人的对话中,甲的话不合逻辑,乙的话是合乎逻辑。甲的第一句话是一个必然肯定判断,活说得太绝对,不恰当。因此乙指出“你这话不对。,’这是对甲的必然肯定判断的否定,即:“并非你明年——‘定能考上研究生。”它等值于“你明年可能考不—上研究生。”甲6勺第二句.话理解为“,明年不可能考上大学”这等值寸:“明年一定考不上大学“从而歪曲了乙的话,违反了逻辑思维规律的同一律,犯了‘‘转移论题的错误。因此乙又指出“这话也不对。”对甲的第二句话又给予否定,由于甲的两句话一为必然肯定判断厂—为必然否定判断,二者为反对-关系,不能同真,甲同时给予肯定,所以,r¨又违反了逻辑思维规律的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误,但两者都可以同假,乙都给予否定,是正确的,并不违反排中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