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由电子原稿直接发排形成的校样,方式不当的是( )。A.校对员初校即进行通读B.校对员只使用校对软件进行校对C.校对员把电子原稿打印出纸质件,再据之校对D.不使用校对软件而完全由人工校对

题目
校对由电子原稿直接发排形成的校样,方式不当的是( )。

A.校对员初校即进行通读

B.校对员只使用校对软件进行校对

C.校对员把电子原稿打印出纸质件,再据之校对

D.不使用校对软件而完全由人工校对


相似考题
更多“校对由电子原稿直接发排形成的校样,方式不当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把原稿放在校样边上,先看原稿再看校样的校对操作方式是( )。

    A.点校
    B.连校
    C.读校
    D.分校

    答案:A
    解析:
    点校是将原稿放在校样上方或左方,先看原稿,后看校样,逐字逐句进行校对。点校在原稿文字排列方向与校样横竖不一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在其他情况下可以选用,而对校样进行核红时也要变通采用点校方式。

  • 第2题:

    下列关于校对工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校对工作指校对人员根据原稿核对校样或通读检查,将一切差错消灭在出版之前的工作
    B.校对工作是与编辑工作同时出现的
    C.编辑工作是校对工作的延续
    D.校对是出版生产流程中发排后、印制前的工序

    答案:C
    解析:
    校对是编辑后、印刷前对内容、文字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工序,是书刊编校质量的重要把关环节,其作用是将文字差错和其他差错消灭在书刊印制之前,从而保证出版物的传播和积累价值。校对工作是文字性、知识性的创造性劳动,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C项,校对工作是文字性、知识性的创造性劳动,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

  • 第3题:

    一级校对的主要职责是( )。

    A.承担各种书稿的校对工作
    B.承担各种书稿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和付印样通读工作
    C.检查各校次的校对质量,解决校样中的疑难问题
    D.负责校正原稿中的文字错误
    E.解决二级校对、三级校对在校样上对原稿的质疑

    答案:A,B,C
    解析:
    一级校对的主要职责有:①承担各种书稿的校对工作;②承担各种书稿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和付印样通读工作;⑨检查各校次的校对质量,解决校样中的疑难问题;④指导二级校对、三级校对进行工作。

  • 第4题:

    校对工作中的“对片”是将胶片与( )核对。

    A.校样
    B.原稿
    C.三校样
    D.付印清样

    答案:D
    解析:
    对片是指将排版单位输出的胶片与付印清样核对。对片工作可由校对人员承担,也可由出版部门的责技术编辑承担。对片的方法是将付印清样放下层,透明的胶片蒙在付印清样上,上下对齐后逐行、逐段比照两者能否完全套准。尤其要注意每面胶片首、末行和四周内容与付印清样是否一致,有无胀、缩现象。能够全部套准的,说明此片正确;套不准的,要查明原因后进行适当处理。

  • 第5题:

    各级校对人员都要做的工作有( )等。

    A.通读初校样
    B.进行计算机校对
    C.对片
    D.对原稿差错质疑
    E.依据原稿核对校样,消灭排版错误

    答案:D,E
    解析:
    A项,三校者面对的校样一般是由初校样改版后新输出的二校样。这时,三校者应先根据初校样进行核红,然后依据原稿对二校样进行校对;B项,计算机校对是人机结合校对模式的一道工序;C项,对片是指将排版单位输出的胶片与付印清样核对,对片工作可由校对人员承担,也可由出版部门的技术编辑承担,它是经三校和通读以后的一道校对工序,并不是各级校对人员都要做的工作。